今日學習

「失敗的人用藉口解決問題,一般的人用努力解決問題,成功的人用槓桿+正期望值解決問題。」

image

今天line群夥伴分享了一張圖出來,我覺得很有趣。

魯蛇總是能在任何事情上抱怨,並且找到藉口放棄。

我記得李笑來曾經說過一句話:「抱怨是無能與無奈的表現。」

而一般人用盡他吃奶的力氣,得到了所謂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獲。

成功的人呢? 他要的不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,他要的是一分耕耘有好幾分收穫。

他們利用了槓桿跟馬太效應配合著正期望值的策略,可以出一份心力,卻得到好幾倍的報酬。

所以成功的人士,在股票上作了那些槓桿呢? 

我就我知道的跟大家分享

(1) 融資就是股票上的一種槓桿。

假設我們本金為100萬台幣,資控使用本金上的1%(每筆交易冒台幣1萬元的風險),並且用融資去買股票,會發現可以運用的本金變成250萬,但是你的風險一樣是台幣一萬塊 (我不把融資需要的利息算進來)。

(2) 馬太效應

馬太效應指的就是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現象,

若用在股票,我們會發現強勢股會越來越強勢,弱勢的股票會越來越弱勢。

而我們要做的就是,在強勢的股票中加碼,在弱勢的股票中減碼或賣光。

那如何判斷股票的強勢與弱勢? 我接著明天會分享這個部分。

若有看我買股的方式會發現,我都是在漲的時候加碼,跌的時候減碼。我去年開始使用這種方式,績效最終的結果就是大爆發。

 

 

盤後檢討

大盤分析

今日略

 

股票異動

(1) 美食 (2723)

跌破停損點,出清持股,收盤站回停損點之上,主觀不進行買回。

image

 

(2) 華晶科 (3059)

盤中成立買點,收盤沒成立。39.1與39.2都是試單,後續量一直沒有出來,不進母單。試單的張數會設36為停損點。

image

 

(3) 凌通 (4952)

盤中符合加碼點,進行加碼。

image

(4) 國統 (8936)

盤中符合加碼點,進行加碼。

image

 

其餘股票無動作,只問自己停損點到了沒

image

image

image

文章內討論到的股票,無任何推薦買賣,純屬紀錄

讓我們一起學習成長,成為更理想的自己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粗 的頭像
    小粗

    閱讀及理財分享空間

    小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